<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頭條 > > 正文

              緩解負債端壓力 年內12家民營銀行合計發行額度超2173.3億元

              來源:北京商報 時間:2022-04-13 08:46:41

              民營銀行正在通過發行同業存單來緩解部分負債端壓力。4月12日,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目前19家民營銀行中已有12家披露了2022年度同業存單發行計劃,對比2021年數據發現,有8家備案額度均較上年同期有所升高,更有銀行備案額度漲超177%,另有一家銀行2021年度未有發行計劃,今年則加入計劃發行行列。近年來,隨著周期付息等高息攬儲方式被叫停、多家銀行互聯網異地攬存受限,民營銀行負債端也面臨著一定的壓力,對于同業存單的發行需求也更為旺盛。不過,同業存單只能短暫補充資金來源,分析人士表示,長期來看,如何加強自營渠道建設、進行差異化經營成為民營銀行不得不直面的問題。

              多家銀行計劃發行額度上調

              4月12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19家民營銀行中已有12家披露了2022年度同業存單發行計劃,合計發行額度達2173.3億元。

              同業存單是存款類金融機構在全國銀行間市場上發行的記賬式定期存款憑證,存款類金融機構可以在當年發行備案額度內,自行確定每期同業存單的發行金額、期限。從備案發行額度來看,各家民營銀行間的差異較大,浙江網商銀行、深圳前海微眾銀行2022年計劃發行額度已破百億,分別為832億元和800億元;而梅州客商銀行、福建華通銀行計劃發行額度則分別為10億元和6.8億元。

              “銀行同業存單的發行規模主要受銀行負債情況、監管政策、宏觀經濟等多重因素影響。”談及民營銀行紛紛申請同業存單發行的原因,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認為,作為同業負債的重要工具之一,民營銀行增加同業存單發行,一是能夠解決負債壓力,部分民營銀行的融資渠道相對較窄,可以通過同業存單負債,提升信貸投放能力;二是從負債成本方面考慮,央行維持寬松流動性環境,市場利率處于低位,也吸引民營銀行發行同業存單;另外,部分銀行通過增加同業負債,為寬信用儲備“彈藥”。

              對比2021年同業存單發行計劃,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12家已披露2022年發行計劃的民營銀行中,有8家備案額度較去年同期有所升高,而梅州客商銀行2021年度未有同業存單發行計劃,2022年度則計劃發行10億元。

              在8家同業存單發行計劃增加的民營銀行中,浙江網商銀行增速較快,備案額度較上年增長177.33%,武漢眾邦銀行、溫州民商銀行2022年計劃發行額度分別為75億元、56億元,也較去年分別增長了50%和36.59%。

              對于申請同業存單計劃發行額度增長的原因,浙江網商銀行回應北京商報記者稱,本次計劃發行量較往年有所提高,是為了在疫情影響下的經濟環境中做足準備,豐富負債來源、多渠道獲取資金,以增強該行服務小微客戶的能力,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復蘇。該行同時表示,832億元為計劃發行額度,并非實際發行額度,具體發行量將視實際需求及市場情況動態調整。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目前2022年同業存單發行計劃披露時間較早的銀行,已開始陸續發行。例如,天津金城銀行2022年備案發行額度為62億元,目前已發行超過80期,最新發行的一期計劃發行量為1億元,期限為6個月,參考收益率為3.32%。

              “不能作為主要融資手段”

              近年來,隨著周期付息、靠檔計息等形式的高息攬儲被叫停、部分民營銀行互聯網存款異地攬存受限,部分民營銀行負債端也面臨著一定的壓力,對于同業存單的發行需求也更為旺盛。

              2021年1月15日,銀保監會、央行發布《關于規范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開展個人存款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商業銀行不得通過非自營網絡平臺開展定期存款和定活兩便存款業務,此后銀行通過互聯網渠道開展存款業務受到限制。

              那么,增加同業存單發行能否緩解部分銀行負債端的壓力?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表示,結合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國家對于一些中小微企業支持的政策角度來看,資產端對于信貸的需求還是有比較足夠的成長空間,但民營企業自身的信譽以及經營范圍的限制等使得通過市場化拉存款的方式去擴大負債難度越來越大,因此在發行同業存單獲得低成本的融資,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負債端與資產端結構性的失衡問題。

              不過,王紅英同時指出,同業存單最高期限通常是一年,而貸款往往是一年甚至更長期限,所以如果銀行盲目擴大同業存單資金規模,也會導致負債與資產端發生結構性的失衡。因此同業存單等同業拆借方式只是商業銀行補充負債的一種來源,而不能夠作為主要的融資手段,建議民營銀行結合區域的地方經濟發展特點,通過綜合性的服務方式服務好當地客戶。

              同業存單只能短暫補充資金來源,長期來看,如何加強自營渠道建設、進行差異化經營成為民營銀行需直面的問題。周茂華認為,目前,對部分民營銀行融資方面,由于市場競爭激烈、金融脫媒因素的影響,民營銀行在網點、品牌等方面優勢不明顯;但也存在有利方面,例如:政策鼓勵民營銀行拓寬融資渠道,資本市場發展、門檻降低、渠道拓寬、工具逐步豐富,數字金融發展對于部分中小銀行提供“彎道超車”的可能。

              “民營銀行規模,負債壓力沒有想象的那么大,高息攬儲、互聯網存款叫停對民營銀行是有一定影響的,不過后來各家銀行應該都找到了各自補充資金來源的負債端渠道。”一家民營銀行的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該行常用的吸儲方式都是深耕當地,通過促銷活動、豐富產品內容加強自營渠道建設,此外,該行通過代銷理財的方式在增加中間收入的同時,也豐富了產品、拓寬了客群來源。

              中關村銀行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互聯網存款受限對于民營銀行是挑戰與機遇并存的。在利率市場化的大背景下,民營銀行沒有網點、品牌、價格等方面的競爭優勢,因此更考驗銀行特色化、精準化、個性化、敏捷化的客戶服務能力和科技賦能能力,幫助科創企業特別是硬科技企業解決真實痛點。在機遇方面,銀行可以通過投貸聯動和早期科創企業客戶建立較為密切的聯系,企業的后續輪次融資、上市募集資金會成為銀行的重要負債來源。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李海顏)

              責任編輯:

              標簽: 負債端壓力 民營銀行 同業存單 互聯網異地攬存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 豫ICP備17019456號-10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