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頭條 > > 正文

              銀行理財賽道超30款產品提前“退場” 包含盛京銀行、日照銀行等機構

              來源:金融投資報 時間:2022-08-15 09:42:48

              在凈值波動加劇的背景下,部分銀行理財產品選擇了提前“退場”。近期,農銀理財、信銀理財、盛京銀行、日照銀行、中原銀行等多家機構發布公告,部分理財產品提前終止運作。

              分析人士認為,出于投資者接受度和產品實際運作情況的考慮,少數銀行理財產品提前終止屬于正?,F象。隨著凈值化轉型的逐步推進,產品提前終止的情況可能還會出現。但提前終止產品的產品占比很小,不會成為普遍現象。

              部分理財產品提前終止

              近日,信銀理財發布《信銀理財智慧象固收增強FOF 一年定開 11號理財產品提前終止公告》,決定于2022年7月27日提前終止本理財產品,同時關閉2022年7月26日的申購交易。根據8月2日發布的到期清算公告,信銀理財智慧象固收增強FOF 一年定開 11號理財產品成立日為2021年7月21日,到期日2022年7月27日,份額凈值1.0130。

              除上述理財產品,信銀理財固盈象固收穩健半年定開 1號產品,智慧象固收增強FOF 一年定開 9號、12號產品也于日前提前終止。

              而根據農銀理財7月18日公告,計劃于2022年8月24日提前終止農銀理財“農銀同心·兩年開放”價值精選第1期人民幣理財產品(新客新資金專享)產品,產品到期日同步變更。對于該產品的后續安排,農銀理財表示,將按照產品說明書約定在產品提前終止日后2個工作日內將理財產品本金及收益(如有)劃轉至投資者原賬戶。

              此外,盛京銀行、日照銀行、中原銀行等多家機構亦陸續發布公告稱提前終止旗下理財產品。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超30款銀行理財產品提前終止。

              對于選擇提前終止運作的原因,部分理財產品公告提及“后續市場不可控因素較強”“避免因管理規模下降造成投資損失”等因素。

              “因預計后續市場不可控因素較強,本產品凈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為更好的提供產品服務,保障投資者權益。”農銀理財指出。信銀理財表示,為保護投資者利益,理財產品管理人有權按照本理財產品資金運作的實際情況,主動終止本理財產品。“經審慎評估本理財產品目前投資情況,管理人認為提前終止產品比維持產品運作更有利于保護產品持有人的權益。”

              進一步提高投研能力

              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的結束,銀行理財全面進入凈值化時代。受權益市場震蕩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不少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出現回撤,甚至一度出現“破凈潮”。

              在分析人士看來,出于投資者接受度和產品實際運作情況的考慮,少數銀行理財產品提前終止屬于正常現象,投資者對此不必過度緊張。

              “進入理財凈值化時代后,伴隨今年股債市場劇烈震蕩,部分理財產品投資業績不及預期,凈值波動較大,引起部分客戶不滿,理財公司面臨較高的資金申贖壓力,同時理財產品的管理規模下降后投資風險加大,性價比低,因此產品提前終止運作。” 普益標準指出,另外也有部分理財產品設置了終止條款、老產品按照資管新規要求提前終止,或者私募理財產品的客戶選擇不再投資等原因。

              “產品的凈值隨市場行情波動,投資者將會靈活調整投資資金,影響產品管理規模,綜合考慮客戶訴求、經營成本和投資收益等方面,業績表現不佳、凈值波動大、管理規模小的產品提前終止屬于正?,F象。” 普益標準指出,

              總體來看,隨著凈值化轉型的逐步推進,分析人士認為,產品提前終止的情況被認為可能還會出現。但提前終止產品的產品占比很小,不會成為普遍現象。投資者對此需理性看待、審慎研判。

              那么,對于銀行或理財公司如何盡量控制產品提前終止?普益標準認為,在全面凈值化時代,理財機構要留住投資者,需進一步提高自身投研能力,提升專業配置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合理布局產品類型和投資方向,提升業績表現;其次,應當做好投資者適當性匹配和投資者教育工作,引導投資者理解凈值型產品收益風險共擔的本質。

              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認為,銀行機構今后發行理財產品應謹慎選擇投資標的,同時,還應設置合理的業績比較基準,尤其是盡量避免設置過高的難以達到的業績比較基準。

              招商證券研報指出,銀行理財真凈值時代,舊有的預期收益率不再有,理財凈值波動加大。真正回歸代客理財之本質后,理財收益完全取決于實際投資結果,收益率存有較大的不確定性,業績比較基準難以反映真實凈值情況。新形勢下,理財收益不確定性上升,投資難度明顯加大,理財投資者應選擇投研實力較強的理財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并盡量拉長投資周期,減少凈值波動對投資收益的影響。(記者 吉雪嬌)

              責任編輯:

              標簽: 產品提前退場 銀行理財 投研賽道 產品實際運營情況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京ICP備2021034106號-55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5 16 53 8 @qq.com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