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lljd"></for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id="dlljd"><listing id="dlljd"></listing></address></address>

        <em id="dlljd"><form id="dlljd"></form></em>

          <address id="dlljd"></address>
            <noframes id="dlljd">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展會 > > 正文

              及時排查風險 就地化解矛盾

              來源:法治日報 時間:2023-10-13 09:16:45

              “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在河南省蘭考縣東壩頭鎮張莊村“講理堂”入口處兩側,寫著這兩句話,橫批是“講講理”。

              金秋時節,村民們正忙著秋收,“講理堂”少了往日的喧鬧。蘭考縣公安局壩頭派出所張莊警務室民警張思遠指著“講理堂”三個字說:“雞毛蒜皮事兒,就是群眾自家的大事。大伙兒到這說說話、評評理,心氣順了,矛盾糾紛也就化解了。”

              如今,壩頭派出所被命名為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張莊警務室成為開封市首批“五星警務室”,張莊村實現了“零上訪、零事故、零案件”。張思遠自豪地說:“我們警務室立足‘辦小事、破小案、解小愁、幫小忙、惠小利’五小警務,持續傳承‘群眾第一、基層第一、民警第一’工作理念,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打造出‘講理堂’矛盾糾紛化解品牌。”


              (資料圖片)

              張莊村在基層社會治理方面發生的變化,是河南省扎實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縮影。

              河南省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袁永新近日向《法治日報》記者介紹說,全省上下把開展以“零上訪、零事故、零案件”為目標、為抓手、為檢驗的村(社區)、企事業單位創建活動,作為創造性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的根本之策,從基層抓起、從源頭做起,推動社會治理重心下移,把平安河南建設根基打得更牢、防線“織”得更密。

              堅持統籌推進聚合力

              在開封市,有一個雷打不動的做法:每周,市委書記組織召開工作例會,市長組織召開全市重點工作交辦會,形成風險排查、研判、交辦、處置、反饋工作閉環,積極推動完善社會治理體系。

              截至目前,開封市建立3858個一級網格、8500個二級網格、774個連片網格,配備專兼職網格員3.2萬余名,及時排查化解安全隱患、矛盾糾紛,實現隱患不出格、矛盾不上交。全市“零上訪”“零事故”“零案件”動態保持在90%以上,綜合成績連續兩年位居全省前列。

              這是河南省委樹立“大抓基層”鮮明導向在基層結出的碩果。省委、省政府“兩辦”印發工作方案,實現“三零”創建高起點順利開局、高標準強力推進。省委政法委發揮統籌謀劃、綜合協調等作用,先后10余次召開政法委員會會議、20余次召開書記辦公會研究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具體推進“三零”創建工作,做到開局有部署、推進有交流、經驗有推廣,不斷健全完善工作調度和推進機制,形成了聯系緊密、運轉有序、嚴實高效的工作氛圍和推進態勢。

              在全省鄉鎮(街道)政法委員履職能力提升示范培訓班上,省委政法委主要負責同志專門對“三零”創建進行深入輔導。省委政法委領導班子成員、業務處室堅持“抓兩頭帶中間”,既到先進地方總結經驗,又到后進一線具體指導,共同把責任擔起來、把工作落下去。

              如今,全省上下把黨的領導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進一步壓實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責任,把“三零”創建與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激發村(社區)、企事業單位創建熱情,及時排查風險,就地化解矛盾。

              錨定目標任務求實效

              三門峽市湖濱區湖濱街道辦事處“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具有矛盾調解、法律援助、困難幫扶、司法救助、心理疏導等多項功能,推行“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運行模式,通過建立“一門受理”機制,實行統一登記、統一交辦、統一反饋,變過去多部門、多渠道“分散受理”為“一站受理”,實現轄區所有矛盾訴求只進一扇門。

              “針對排查發現的各類矛盾糾紛,我們按高、中、低風險研判甄別,分類建立工作臺賬,制定排查化解責任清單,明確牽頭部門、責任社區和責任人,確保化解實效。”湖濱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金建超說,轄區老舊小區多,人員成分復雜,特別是近年來婚戀矛盾糾紛激增,極易引發“民轉刑”案事件,街道組織派出所、司法所、婦聯等相關力量共同參與,邀請法官、律師以法律結果審視糾紛,說理說法,實現婚戀矛盾糾紛高效多元化解。

              像三門峽這樣,河南省各地進一步加大鄉鎮(街道)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一站式”平臺建設力度,指導基層相關部門嚴格落實領導干部接訪、下訪、走訪等制度。

              河南省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全省堅持“當下治”與“長久立”相結合、“點辦理”與“批處理”相統籌,綜合采取專項治理、整治攻堅、集中行動等措施,通過一個個微小單元的共同努力,積小平安為大平安。

              全省全面深化行業系統安全管理措施,扎實開展“平安交通”“平安醫院”“平安校園”“平安市場”“平安景區”等行業創建活動。同時,緊盯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違法犯罪,堅持打防并舉,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專項行動,讓城鄉更安寧、群眾更安樂。

              推動強基固本提質效

              老年人多、失業人員多、困難人員多,亂堆亂放、亂貼亂畫、私拉亂扯……“三多三亂”現象,一度困擾著鄭州市中原區省五建社區居民。

              這里的建筑多建于20世紀50年代初期和70年代中期,是一個典型的老舊社區。社區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形式,招募黨員、熱心居民等社區志愿者367名,第一時間了解居民心聲和訴求,做到矛盾早預防、早化解,夯實基層治理根基。

              如今,在基層推動黨建工作與平安創建深度融合,已成為河南省的一大特色。全省堅持治理重心下移、治理關口前移,不斷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基層社會治理體制,把黨的領導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推出惠民便民利民措施,做到創建過程讓群眾參與、成效讓群眾評判、成果讓群眾共享,讓創建成效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全省充分發揮群眾自治基礎作用、法治保障作用、德治教化作用、數治支撐作用,最大限度激發基層治理主體內在動力,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讓平安建設底色更重、成色更足、亮色更顯。”袁永新說。

              責任編輯:

              標簽: 矛盾 基層 糾紛 第一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